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瓦岗关系

李世民派遣长孙无忌到幽州来谈判的意思就很明确的说出可以不参与双方之间的战争。

将瓦岗城摘除的干净利索,一边继续商业合作,一边继续与他的父皇扯皮。

本质就是李世民不想将瓦岗城的力量摆在明面上,他已经看出唐国的失礼,在这个关键时刻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正如他想像中的那样,如果唐国想要借助瓦岗城的力量对付幽州那么派遣驻兵的事情该如何。

他会将瓦岗城拱手让人吗,显然不能,这点从根本上就没有商量的余地。

长孙无忌见到佟福听到这个消息后脸上是有些反应的,也多亏这些反应才让他觉得这次的谈判应该可以有个好的结果。

佟福对这个事情做不了主,只能反应到李德那里,但能做的就是对瓦岗的态度是否是虚与委蛇,所以商业合作的事情可以继续但是要进行限制。

等城守府派人找点长孙无忌吃饭,下午才又坐在一起继续谈论事情。

佟福已经做了请示,对于瓦岗城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李德的智囊团已经分析出李世民的目的,最后的结论是双赢是最好的局面。

占大头的永远是幽州一方,所以合作为什么不继续呢。

佟福得到结果后见到长孙无忌便说出继续合作的事情,自行车代工销售的事情可以继续按照之前的合作进行。

另外销售给商人的水泥也可以继续运输,继续合作的条件就是瓦岗城表明跳读,这点都不需要瓦岗城做什么就被报业局的报纸给宣传出去了。

此时的李渊正在招兵买马,皇宫中的宝物都卖了一大半了才得知瓦岗城在报纸上表态不参与幽州与唐国的战争。

白纸黑字想要用借口搪塞都绝无可能。

李渊见到差点一口老血吐出来,想不到的是他的儿子竟然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瓦岗城与唐国的关系变得紧张,朝臣们都被召集起来想办法,李家皇室的内部问题,现在已经影响到唐国的命运。

没有瓦岗城的支持,他们的八十万兵马真的有底气对抗先锋兵吗,他们不敢想象等幽州兵杀过来回有怎样的影响。

李渊知道瓦岗城的态度已经不可能争取,这一份报纸就削减了五十万援兵。

很多人看在眼中也不得不佩服李德计策高明,他们更想知道双方达成了怎样的协议。

平白无故秦王殿下可不会做出这样愚蠢的事情,现在他们想知道瓦岗城会得到什么。

总是有消息灵通之人,幽州与瓦岗城的商业合作的事情也被人说出。

瓦岗城的李世民为了与幽州进行商业合作而放弃战争,如果幽州动兵长安和洛阳无法抵抗。

大臣们都很聪明立刻知道双方背后的利益不得不让李世民做出这样的选择。

到了这个时候才有人开始关注瓦岗城的发展,尤其是李世民投资两百万贯开设自行车工坊。

还有与幽州销售水泥的事情,对于自行车这种对他们来说是奢侈品的东西并不太奇怪,报纸上早就有过介绍,只是才知道瓦岗城竟然也能够生产自行车。

很多大臣们都才知道,实际上长安和洛阳民间早就使用自行车了,很大一部分的自行车都是瓦岗城提供的,质量上比幽州制造要差,但胜在价格上有明显优势。

得到不少世家公子的喜欢,毕竟幽州制造的自行车并不会对外销售,不是商队不这样做而是从出场到销售这个过程不会有太多时间留给商人做倒爷。

瓦岗城的山寨自行车倒是有了一些市场。

瓦岗城生产的自行车利益很高,很多人得知后都有些眼红,只不过想要投入两百万贯他们可没有这样的魄力,再说想要积累这么多钱不是普通人家能够拿出来的。

就算这样自行车的收益无不为之眼红的,等他们得知幽州与瓦岗购买水泥的数量后简直都要惊掉下巴。

连续购买几年的产量那是多少钱,水泥就等于是铜钱,只要生产就是财富。

等调查清楚后才知道怪不得李世民会在这个时候选择这样的声明,从商业合作的事情上也让长安的朝臣们看到了利益。

如果合作的人是他们又能够得到多少利益呢,就比如那个几年水泥产量的项目。

虽然想着可是他们忽然意识到似乎唐国的商业发展中水泥工坊的数量都不及瓦岗城的十分之一。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距,有很多人认为是长安和洛阳的城市建设都很成熟,只有像瓦岗城那种一穷二白的城池才需要水泥工坊。

可是他们都很眼红。

朝臣们毕竟不会随便的发言,不过他们已经在暗中想要与瓦岗城的进行合作。

有了利益完全可以生产水泥后卖给瓦岗城,这并不是什么难事。

他们打听到的消息是幽州购买的水泥是几年的总产量,就是说生产多少就收购多少,有了这样的机会不珍惜就是自己的问题。

结果就是李渊拿李世民没有办法,对于瓦岗城唐国都使不上力气,于是似乎就没有再提瓦岗的事情。

李世民不知道因为他的决定就给他带来大量的财富,一些人找来想要低价销售水泥,简单说就是充当瓦岗城的代工。

有这样的好事儿李世民了不得的,于是双赢的局面就形成了,李世民借用这样的机会还拉拢了唐国的一些官员的暗中支持。

长孙无忌很高兴,恢复商业合作后挤压在自行车工坊的上千台自行车运输到幽州后很快就销售一空,生产跟不上需求,再有水泥的运输恢复等于有源源不断的钱回笼。

渔城作为囤积瓦岗城水泥的主要城市,在建立来往通商后也有很多商品销售到瓦岗城去。

商队相互通商倒是暂时形成了很好的合作关系,瓦岗城的百万人口为此在生活上也开始好转。

比起渔城的发展速度依然是落后太多,如今渔城的海港附近已经有大量的好蒸汽机车用来运输货物,铁道都可以满足段距离运输需求。

来往的商队卸货装载效率提高很多。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