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奇怪的流言

“木兰姐,给你!”

“红鸡蛋?”方木兰看着苏小妹递来的红鸡蛋,笑着问是有喜事吗?

苏小妹腼腆地点头。“表姐因为生儿子伤了身体,不能办满月酒,便煮了些红鸡蛋送给关系好的亲戚。”

她笑着说:“我也得了一个,舍不得吃。想到木兰姐对我这么好,久带给你啦!”

听到她这么说,方木兰哪能要,连忙摆手说不用,让她自个儿吃。

“那咋行!”苏小妹嘟囔起唇。“我也没什么能报答木兰姐的,木兰姐你就接了吧!”

“嗯,那我们一人一半?”方木兰被她撒娇撒得失笑,点了点她额头。

“好!”她欢快的应下,当即剥了蛋壳,分了大半给方木兰,“可不能不接受哦,这是我一片心意。”

人的心意,方木兰不好推迟,便吃了大半的红鸡蛋。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苏小妹的请教,她都认真回答,手把手教她。

苏小妹学得快,没过几天就能完全上手。

乔婶问她时,她还夸了两句。

“那我就放心了,也不怕你走后她上不了手!”乔婶听罢,放心了些,又感谢了她几句。

“这是我应该做的!”

两人又聊了几句,知道她户口迁到了孟家,乔婶给她透底。说土改文件已下发到省城,不日就到村镇上,镇府的同志,最近开始根据户口开始盘查登记,做准备工作了。

“这么快?”方木兰诧异,她知道这个事,82年1月1日,正式全国推广执行分田下户。

可现在不才十一月中旬吗?也还有一个多月呀!

乔婶努嘴,“过完年就要春种了,不快点耽误春种。”

没种过地的方木兰似懂非懂地点头,就算给孟家分了地,她也不会去种的。

八十年代啊!改革开放,百废待兴,还有各种经济特区,国家扶持,有点想法的人,都会想下海经商。她自也不列外!

在四十年后,她都能靠自己白手起家成立起一家公司,没道理这里不行。

…………

这日,方木兰有事找厂里杨大嫂,便去了缝织区那边。

缝织区在文职人员办公室后面,青色大砖墙砌成的什棉瓦房,里面摆放着数十缝纫机,每台缝纫机前都坐着一女工。而在前方则有两台大型机器,把收集的棉花压缩成几个形状。

女工们主要工作,便是把压缩好棉花搭配布,缝织成棉衣。

有的做第一道工序,有的做第二道工序,分工明确,井然有序。

做得熟稔了,眼睛盯着布料,脚下一踩,机器哗啦啦动,手灵活地操作着布让其缝到正确位置,嘴巴还能闲聊。

只要工作完成,车间不禁止女工聊天。

今儿,大家就在闲聊,闲聊的对象,是方木兰。

她虽才来棉衣厂一月,但为人仗义,又会说话又能做事。帮了厂中不少女工忙,所以大家都挺喜欢她。猛然聊到她的八卦,再说其他事的都歇了声,听着这边的人交谈。

“小方人挺好的,怎么会是这种人,不可能!”

“我也不信,但这消息传得有鼻子有眼,怕八九不离十!”

“小方平时那么好,难道是装出来的?”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着,每个人都说,最近自己或多或少听到了这些话?都是家里亲戚些再谈,有的还问到她们头上。

比如李大姐,“我那嫂子知道小方在棉衣厂上班,还跑来问我,小方是不是个狐媚子,让我别与这种名声败坏的人来往。”

“我婆婆也问我了,让我不要与她来往,说她不是好人。”

厂房里,众人越说越多,话题拐的没弯。

方木兰站在门边,面色阴沉,手放在门上,迟迟没有推开。

“小方!”去上厕所回来的杨大嫂,见到她站在门边不进,面色还很难看,犹豫了下喊了声。

方木兰被拉回思绪,连忙回过神看过来。“杨主任,我正准备找你呢!”

她有几个账需要和她对一对。

一听到找自己,杨大嫂立即抛开她刚才难看的脸色,跟着她去办公室对账。

对完账,方木兰亲自把她送出来。

“杨主任!”她顿了顿,唤住了她,“我想请你帮个忙?”

“啥事呀!小方你尽管说,能帮大嫂一定帮你。”杨大嫂爽利的拍着胸。

小方也帮过她两回忙,她正愁如何回报她呢!

方木兰凑过去,在她耳边耳语几句。

杨大嫂一怔,面色变得凝重,等她说完,立即道:“交给我!”

到晚上,方木兰没回去吃饭,而是去食堂用了饭。

从听到女工议论她,不管走到哪,她都听到有人再说她,而她一看过去,大家都一脸笑容和她打招呼。

去食堂也是如此,女工们笑着说:“小方来食堂吃饭呀,第一次见你来呢?”

“最近忙,有点活没干完,准备加班弄。”别人笑着,她也笑着回。

“辛苦了!”女工们态度又好地道着辛苦,等她一出食堂,立马交头接耳。“小方还是以前那样,温柔可亲!我瞧一点不像大家说得那样!”

“我也觉着不像!”有人应和。

“知人知面不知心,还是警惕点好!少和她打交道!”有人反对。

每人各抒己见,想法不同,意见也不同。

杨大嫂坐在女工们后面,安静的吃饭,没发出任何声响。

等吃完了饭,她走出食堂,去了办公室。

“木兰姐,杨主任又找你呀,是不是账目还没对完,要不我去和她对,你早点回去!”苏小妹见到她,立即主动表现帮忙承担工作。

“你家中不是还有两个孩子吗?现在也不早了,你早点回去陪陪他们。”她满脸的体贴。

方木兰笑着拒绝了她,“我已对完了,就最后一点收尾工作,就不劳烦你啦!”

她说着,拿起资料,出了办公室。

两人没去厂房,而是去了靠近角落无人的地方。

天半黑状态,厂房里还没开始亮电灯,显得此处有点暗,却是谈话的好去处。

“我帮你问清了!”杨大嫂一上来就直接给了她一个重锤。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